各学院(部)及相关教师: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发布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脑机系统领域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一、目标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面向复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现、验证和重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科学实验等相结合的颠覆性技术,加快转化应用,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族群和产业集群,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脑机系统领域:面向解析脑、开发脑、保护脑重大场景的关键核心环节,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加快转化应用,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族群和产业集群,抢占脑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制高点。
二、重点支持方向
(一)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领域
1.前沿科学。对量子物理、核聚变、天体物理、力学、气候预测、极端科学等前沿方向的主流研究方式、工具等进行跨越式改造,或建立开创性研究自然现象及内在规律的模式、系统。
2.生命健康。对生命及疾病机理研究、蛋白质结构及功能分析与设计、基因序列分析与编辑、药物设计与制备、疾病监测与诊疗等方面的主流研究方法、工具等进行跨越式改造,或建立开创性解析生命演化规律和疾病诊疗的方法,以及应用其研究全新的具有重大颠覆潜力的蛋白质、药物、器械等。
3.新材料。对材料科学、化学和物理等领域的材料性质预测、结构设计与筛选、制备、表征分析等方面的主流研究方法、工具、软件等进行跨越式改造,或建立开创性发现和创制材料的方法、工具、软件和系统,以及应用其研究具有重大颠覆潜力的新材料。
4.工程设计。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架构设计、多学科仿真分析、性能结构优化、工业设计创成等方面的主流研究方法、工具等进行跨越式改造,或建立开创性设计复杂系统和产品的方法,以及应用其研究全新的具有重大颠覆潜力的产品和装备。
5.其他方面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系统颠覆性技术。
(二)脑机系统领域
1.解析脑。对非侵入式脑电图、超导量子干涉脑磁图、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双光子显微镜、单光子显微镜等主流脑结构图谱与脑功能图谱技术进行跨越式升级,或建立开创性脑解析方法、系统。
2.开发脑。对脑神经活动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与解码、反馈与输出、执行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主流材料、电极、芯片、系统集成等进行跨越式升级,或研发开创性脑机接口、脑脊接口、脑脑接口等技术。
3.保护脑。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罕见病等重大脑疾病,建立开创性精准诊疗脑机系统。
4.其他脑机系统相关颠覆性技术。
三、学校申报安排
请相关学院(部)重点关注,坚持“四个面向”,鼓励强化原创性、颠覆性研究,产出变革性重大成果,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有相关项目信息(见附件1-2)请发送至科研院邮箱:zdzx@xjtu.edu.cn。
学校科研院联系人:胡俊腾 029-88965834
项目主管单位联系方式:
1.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
联系人:刘希言、李锋铭
邮 箱:dipa@jingjinji.cn
电 话:010-60976516/60976526
2.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纳米谷一期2号楼3楼
联系人:杨磊、刘玉峰
邮 箱:dipa.gz@jingjinji.cn
电 话:020-82099819
3. 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田林路888号上海科技绿洲6期42号楼4楼
联系人:孙菡聪、金安
邮 箱:dipa.sh@jingjinji.cn
电 话:021-52270905(分机号:815)
附件:
1.单位基本信息
2.项目基本信息
科研院
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