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启动

发布日期:2009-03-18浏览量:


    3月17日上午,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病有所医”与中国健康保障系统研究》启动会在管院315会议室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我校副校长卢天健、科研院副院长兼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贾毅华以及课题相关专家、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
    卢天健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病有所医”与中国健康保障系统研究》课题是我校首次获得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大突破。本课题的成功中标,得益于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也是学校、学院精心策划组织、整合优势资源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成功典范,更是课题组成员对课题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果。学校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投资力度和政策导向,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群体竞争力。
会上,课题负责人、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高建民教授向到会领导与专家汇报了该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专家组成员在听完汇报后,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等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
最后,张东刚副司长在总结发言中,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实现新的突破表示祝贺,他表示教育部设立该课题是为促进高校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兼顾基本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他对《“病有所医”与中国健康保障系统研究》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课题研究要突出基础性、现实性和前瞻性,坚持在课题研究中理论与创新相结合,服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相结合,与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现阶段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水平、保障水平差别很大,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群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异明显。《“病有所医”与中国健康保障系统研究》项目将以卫生服务可及性理论为基础,研究“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分析“病有所医”与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与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趋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建立中国健康保障体系的目标、模式、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实现全体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来源:交大新闻网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