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我校获两项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资助

发布日期:2005-11-25浏览量:


    我校在200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联合评审的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中,获得两项资助:生命学院张镇西教授负责的“基因转染新方法研究-激光照射金纳米颗粒诱导细胞的选择性吸收”和电信学院汪宏教授负责的“用于微波器件的埋入式电阻、电容的设计、制备的高频特性研究”。2006年该项目共有23项获得资助,中方82人参加该项目,我校2个项目共有7人参加研修。
    生命学院张镇西教授和电信学院汪宏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和德国多所大学、研究所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互派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该项目的执行将促进我校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是根据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协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联合开展资助以项目为基础的合作,以鼓励并促进中德双方学术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双方将重点资助新近开展的科研合作项目,申请单位可为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双方的合作单位须同时向各自的项目执行机构(德方为DAAD,中方为CSC)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供材料。CSC和DAAD将在评审的基础上,共同确定获得资助的合作项目。其中,博士生和年轻博士后将予以优先考虑。主要资助的领域为:农业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其中社会科学将主要支持中德文化研究相关专业,包括语言、文学、文化研究、法学、管理学。中方派出人员的生活费和旅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支付,德方来华人员的费用由德方提供。
    对一个合作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两年,每个项目参与人员可以在资助期限内每年赴德研修一次(教授为1个月,其他研究人员不超过3个月)。申请第三年资助,需根据CSC与DAAD的经费情况予以考虑。在考虑项目第三年的延期申请时,各单位须提交新的申请材料。同一项目最长资助期限不超过三年。

    来源:腾飞交大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