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陕西省启动会在我校举行。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立勋、科技厅副厅长邱义路、科技厅社发处处长李候喜、卫生厅科教处副处长夏阳出席启动会。柞水、永寿、长安、宝塔、黄陵、神木等6个示范县区的相关主管领导,我校科技处、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校医学院院长颜虹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包括项目来源、项目目标、示范内容及任务分解、实施机制、经费及使用、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该项目是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应用性推广项目。全国共有31个省申报该项目,最终确定了包括我省在内的17个示范省,我省将课题定为《克山病等地方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由我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大学、军大西京医院、省中医研究院、陕西威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该课题根据陕西省农村卫生实际情况,针对农村人群重大疾病问题,选择在优生优育与生殖健康、地方病综合防治、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化培训等方面已成熟的6类20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组织省、县、乡、村级500余名技术人员,在柞水、长安、宝塔、黄陵、永寿和神木6个县(区)建立6个示范区开展应用示范研究,旨在提高示范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质量、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探索卫生适宜技术在陕西农村推广的模式和长效机制。
黄立勋副厅长在发言中指出,农村和城市的医疗卫生状况相差甚远。乡村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差,缺乏人才和技术,就医率低,农民不得不把微薄的收入,花在奔波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治病过程中。因此,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至关重要。该项目具有一下特点:面向广大农村,从技术入手,满足农村卫生保健的需求;综合性强,涉及面宽,基本涵盖了农村卫生工作重点;以防为主,寻找适宜技术,在农村中推广应用,抓住了要害;集合了省内高校和大医疗机构的专家和资源,与农村、农民相结合,起到了纽带作用。最后,他希望该项目能够产生一些亮点,对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的卫生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邱义路副厅长强调指出,工作中要遵循“需求导向,技术牵引,总体设计,重点切入”的方针,探索良好的实施模式,最终在6个示范区县形成长效应用机制。
来源:交大新闻网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