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总结大会在杭州召开

发布日期:2007-12-12浏览量: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总结大会近日在杭州召开,卫生部领导、各省市卫生厅主管领导、全国60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部分评估专家出席会议。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法医学重点实验室等20家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卫生部根据国家科技工作方针、科技发展趋势及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20多年来在全国设立了60多个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间,按照《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要求,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对60个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系统评估。这些实验室主要定位在应用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向上,学科布局基本覆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领域。部分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由于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现已上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对推动我国医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医学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总结报告中,卫生部表扬了设立在我校的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报告中说:在技术平台服务社会方面,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的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是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已初步建成了我国主要民族群体的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库、犯罪人群DNA数据库以及骨髓移植无关供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资料库,为深入开展健康与疾病易感基因及功能研究,为法医学个体识别、生物信息学、生物考古等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实验室还充分运用先进的物证鉴定手段,参与国际救援、公安侦察、司法鉴定和灾害殉难者个体识别等司法实践,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预防保健方面,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医科大学的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依托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微量元素与营养重点实验室,对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及高碘性疾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疾病的流行规律、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这些研究,制定了结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大骨节病和碘缺乏病的监测方案,提出了大骨节病的防治处理策略,制定了砖茶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技术方案,为调整我国碘浓度标准提供了依据。

    来源:交大新闻网
    文章作者: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