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5月30日,受教育部委托、邀请我国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院士、我省李佩成院士及相关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长庆分公司合作完成的《用于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识别的小波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成果鉴定。
电信学院高静怀教授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取得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基函数——匹配地震子波和适合于薄互层分析的三参数小波,并从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该小波的基本性质,为油气藏勘探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学工具;从理论上建立了解析小波变换与Hilbert变换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小波,提出了小波Hilbert变换,为相空间瞬时属性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地震子波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分析方法——广义S变换及其反变换,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在变换域定义了一种新的测度——对比测度,为高精度层序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给出了在物理小波及广义S变换域有色噪声的统计分布,从理论上解决了高频噪声压制及弱有效信号检测的难题。
基于该项目的理论成果开发了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识别的关键技术是:开发了高分辨率地震层序检测技术,纵向分辨率提高到八分之一波长,为精细刻画薄互层油气藏的空间展布提供了关键技术;开发了相空间瞬时属性提取技术,实现了地层岩性油气藏高分辨率瞬时属性提取,可精细分析油气储层空间展布及物性变化;提出了相空间谱成像技术,实现了薄砂体分布的精细刻画;提出了多维多空间去噪技术,实现了地震资料保真去噪,为直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检测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地震波传播吸收衰减提取技术, 为进一步刻画油气储集体的空间展布,提供了有效途径。
该项目提出的理论及关键技术,在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油气勘探中取得了一批重要勘探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大庆油田,为中浅层落实石油预测储量1.389亿吨,深层天然气勘探落实天然气探明储量587亿立方米提供了依据;在长庆油田西峰地区提交的2.347亿吨储量、苏里格气田开发井部署、子洲地区提交的1151.97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富有理论创新,在关键技术和工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效益显著。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投稿人:李建英
单 位:电信学院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