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05-10-17浏览量: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会议纪要(附件:文件解读)

    9月28日至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办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据了解,这样高规格、高层次的论坛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尚属首次。
    论坛主要围绕“如何推进社科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等6个方面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其中,“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其促进策略”等与以理工科为优势的大学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关的议题占了一半的比例,成为此次论坛的焦点话题。
    参会代表有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东刚、清华等7所大学的副校长及30多个高校的近80位人文社科处长。
    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在论坛上发表了专题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发展正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学技术信息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华民族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和平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担当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承载着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科学解释模式、合理认识方法、健康行为规范、先进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级各类高校都要研究解决好认识、制度、管理等三个问题。解决好认识问题,就是要按照“四个同等重要”的要求,深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解决好制度问题,就是要建立独立的科研管理系统,打破院系壁垒和学科壁垒,构建具有问题导向、机构开放、聚散结合等特点的新型科研组织;解决好管理问题,就是要建立专门的文科科研管理机构,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科科研管理队伍,并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
    我校科技处副处长贾毅华应邀作了专题发言。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 “985工程”二期平台与基地建设等方面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设想。她认为,高校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高校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历史的要求。综合性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历史悠久、学术积淀厚实的优势;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则具有后发优势,学科交叉优势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尤其有利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复杂社会问题。在中国高校,综合性高校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理工科高校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要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要精心营造哲学社会科学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投入,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并表示,我校将抓住机遇,秉承传统,文理互动,要努力营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
    其他与会代表也分别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自由发言,普遍认为高校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要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必须要有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支撑。他们在介绍本单位哲学科学发展状况和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当前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及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现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尚未建成;妨碍理论创新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根除。在社会和某些管理部门,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重理轻文”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一切都有形和无形制约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理工科为优势高校就如何克服自身劣势、发挥交叉优势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指导思想要明确、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科要创交叉、研究要入主流等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东刚做了总结发言并就2005年度重大课题招标等相关事项作了通报。他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形势,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他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与理工科大学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科学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以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学术创新,这就要求:相关学科的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要有一个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体制的创新;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并不断提升科研能力。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增强科研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发展平台。“985”二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启动,重大课题招标制度、重要课题后期资助计划的实施,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

    投稿人:张日鹏
    单  位:科技处
    电  话:82663981
    Email:zrp@mail.xjtu.edu.cn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附件【1129798064.doc】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