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地为一患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目前正在康复中。
接受手术的患者今年48岁,今年5月底突然感到胸前区持续隐隐作痛,呼吸气短急促,背部也感到疼痛难忍,体力明显下降,晚上难以入睡。患者便到西安某两家大医院进行求治,被诊断为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后又转入我校二附院寻求进一步治疗。6月8日入住心胸外科后,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发现病人主动脉弓内侧及降主动脉起始段动脉有两处动脉瘤。其中主动脉弓内侧的动脉瘤有3.3 ×2.4×2.0cm³大小;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动脉瘤,直径也有1.5厘米。由于动脉瘤的生长,也使气管压迫得向右偏移。6月23日,该院由心胸外科李少民医师主刀,多科室协作,给病人施行主动脉弓置换术。术中在体外人工心肺机辅助下,建立动静脉回路,保持大脑供血。心脏停跳后切开主动脉弓,发现两瘤体处的动脉内壁有两个长度为3厘米和2厘米的裂口,动脉内膜坏死,内壁布满粥样和钙化斑块,主动脉弓的上、下部各有一个假腔,并充满坏死样血栓。将血栓清除后,先切除主动脉弓,将人造血管和患者体内的主动脉断端处进行缝合。将主动脉弓上的三个大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头臂干动脉从根部游离切除后,再缝合于人造的主动脉弓血管之上。关键步骤操作完毕后,病人的人造主动脉弓开始正常工作,心跳恢复,手术成功。持续近4小时的手术操作也顺利结束。
据了解,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其发病后的一年死亡率为90%以上。由于该病人主动脉内壁坏死和布满斑块,采用动脉导管进行支架治疗,极易导致动脉血栓形成。而采用主动脉弓置换术则成为唯一的有效治疗方式,但该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该手术的通常死亡率也有15%,在西北地区也很少开展。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开展此类手术,标志着陕西地区在人体复杂的大动脉置换方面又走上新的台阶。
来源:腾飞交大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