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质量是人们对生命的一种主观评价,取决于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是否为自己和家人、朋友所接受,并在心理、社交、经济、感情、文化、信仰及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满足。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但造口又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的人从此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
什么叫肠造口?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由于大肠疾病(如肿瘤)或外伤,需要手术将结肠部分引到腹壁外,造一个类似肛门,以作排除粪便。据世界各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目前,在中国各省、市大肠癌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5位。我国大肠癌发病有两大特点:1)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提前约10年,青年人大肠癌约占10%以上;2)低位大肠癌多见,在我国直肠癌约占大肠癌病例的70%左右。
90多年前,麦尔氏先生首创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治疗直肠癌,这种方法要求将直肠、肛门连同肠周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广泛切除,然后将乙状结肠从左下腹壁拉出作肠造口术。由于手术范围广,大大提高了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效果,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造口人有哪些困扰?据统计,我国每年施行人工肛门手术和其他造口术不少于10万,目前已有造口人大约100万,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虽然肠造口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但肠造口的合并症以及其他不便又使造口者陷入困境,例如造口周围皮肤炎症,人工肛袋溢出臭气和粪便等,使病人不敢接触他人、不敢远行、不敢参加运动和必要的社交活动,逐渐使自己孤立、脱离亲友,继而忧郁、苦闷、烦恼或暴躁,失去生存信心。
谁为造口人解困?为帮助肠造口者互相交流护理经验,使造口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重返社会,恢复做人的自信心,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协会或俱乐部,为“造口人”排忧解难。早在1961年,美国学者Turnbull首先提出造口治疗是一门新的学科,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造口学校,培养肠造口治疗师为造口病人服务。在他的倡议下相继成立了国际造口协会、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世界造口治疗之父”。我国的造口治疗康复事业起步于1988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造口联谊会。此后,造口联谊会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相继诞生,目前全国已成立28个造口联谊会。联谊会成员以造口人为主,部分为医生、护士及造口器械公司代表。每年各地联谊会均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有关造口康复问题。造口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需要作造口手术的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世界造口日”是由国际造口协会倡导的,旨在让世界造口人和造口工作者加强联系和交流,对全社会进行造口知识宣教的纪念日。这个纪念日从1996年开始,每3年举行一次,每次定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2002年10月第四个“世界造口日”的主题是“我们一样能做到”(Yes,we
can!),体现了国际造口协会对全世界造口人的关怀和鼓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造口之家成立暨联谊会”将于2003年3月1日上午8:30在第一医院东一楼8层会议室召开,届时邀请北京造口治疗师就造口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讲解,敬请造口人士和有致力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士参加。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