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华裔科学家葛健等使用一架装有新型行星探测设备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围绕幼年恒星运转的行星(该恒星距地球约100光年)。这颗名为ET—1的行星的发现表明,天文学家找到了一种可明显加快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的方法。
1月11日,葛健和他的同事们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葛健说:“我们研制的这种新设备,使将来寻找行星的速度更快,花费也会更低———或许在未来的20年里可以搜索几十万颗恒星。”
这项突破的重要性在于,这颗至少有木星一半大小的新行星,却围绕着一颗年仅6亿年的恒星运转。比起已经50亿岁的太阳来,这颗恒星正当幼年。
新发现的行星位于室女座方向,公转周期4.1天,意味它的轨道离恒星很近,表面温度很高,不适合居住,表面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葛健小组发现这颗系外小行星ET—1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瑞士日内瓦的两个小组包揽了这160颗系外行星中的90%。这些系外行星的主要发现者没有中国人,葛健是第一位发现系外行星的华人。
葛健等人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全新的天文设备———太阳系外行星追踪者,或称ET,用干涉仪取代了光谱仪,可更精确地测量恒星的径向速度。试验表明干涉仪可以收集20%%的光子。这使它比光谱仪功能更强大,可用在较小口径望远镜上观测远距离行星。
葛健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教授,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