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借助特殊的硅纳米导线阵列对血液进行检测,可以十分容易地发现显示人体存在癌症病患的分子标记物,甚至当一滴血中只存有1千亿分之一的癌症标记物蛋白质时,也可以被检测出来。利用纳米导线除了具有如此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外,这种极小的器件还有可能快速准确地指出癌症的类型。
该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10月份的《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
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利博·海曼说:“这是纳米技术在人体保健方面的一次实际应用,它的临床效果大大好于目前技术。纳米导线阵列仅用几分钟时间就能对针尖大小的血量进行化验,并几乎是同时检测出多种癌症的标记物。”据称,郑庚峰(音译)和崔宜(音译)等华裔科学家也参与了这一研究工作。
研究小组将极细的、能传导弱电流的纳米导线同诸如前列腺特定抗原、癌胚胎抗原及粘蛋白—1等受体联在一起。当这些标记蛋白质同受体接触后,其导电率的瞬间变化可清晰显示癌症标记物的存在,这些检测器还能分辨不同类型的癌症标记物。利博说:“结果表明,该纳米器件能以极高的选择性分辨各种分子,对纳米导线进行调控,就可将虚假读数风险降到最低。”他还说:“利用现有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可以很容易地将这种纳米导线阵列放大,以便检测更多种癌症标记物。”
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阐述了多种能极大改进疾病诊断的新生物标记物。在诊断诸如癌症等复杂疾病中,获取多种生物标记物特别重要,因为癌症为非单一性,仅查出单一标记物还不能确诊这类疾病。目前很多癌症化验仅能鉴别出是否存在癌,而纳米导线阵列有可能立即详细地指出存在何种癌。
此外,在对癌症治疗获得进展时,纳米导线还能跟踪患者的健康情况。由于纳米导线阵列检测的分子悬浮于液体中,在医生诊室中就能对一滴血进行化验,而无需复杂的生物化学操作,从而使检测过程十分简便。
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