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拷贝”角膜点亮盲眼

发布日期:2005-01-25浏览量: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电 上海科学家的一项“自身角膜复制”新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成千上万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运用组织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家有能力让患者自身的角膜“拷贝不走样”。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胡晓洁博士告诉记者:课题组从兔子的眼内分离出角膜缘干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构建出“有活性”的角膜组织。移植手术后8周,这块“复制品”变成透明状,与正常角膜毫无二致。 
    据《文汇报》报道,这一研究的领衔人物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曹谊林7年前曾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过“人耳朵”。他告诉记者,这项技术不久后就可以运用至临床,从患者自身“取材”复制角膜,再通过手术帮助失明者重见光明。而且,由于材料取自患者自身,将避免可能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是覆盖眼睛前部的一块折射圆弧状晶体,一旦浑浊或受损将直接导致失明。重见光明的唯一方法是移植他人角膜,但是,由于捐赠者寥寥,在目前中国200万相关患者中,每年仅有2000-2500例能够手术。 
    曹谊林在其主编的《组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还透露:目前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已成功地为高等哺乳动物复制出骨骼、皮肤、神经、血管、肌腱、关节等各种器官,“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移植、修复,就像换汽车零件那样方便,再也不愁供体和排异反应了。”据悉,作为一部系统介绍组织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医学专著,此书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