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重大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第一期工程通过验收。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在日前举行的第一期工程通过验收会上说,《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是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历史地理、人文景观、人口与人文教育、宗教、民俗、民间艺术和门类、考古与文物等11个学科领域。这些不同专业角度的研究,可以较完整地描述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与人文资源。
据介绍,在一期工程中,课题组的成员一方面对西北的人文资源现状作了详尽的梳理,查阅了数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作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学者们的考察行程达两万公里,拍摄的照片9000多张,拍摄和收集的音像、音响资料15小时。数据库所撰写的文字资料200万字,所撰写的论文和考察报告100多万字。完成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的总体框架与和子数据库及信息采集表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同时还完成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编写大纲、编写细则方面的工作,最后编写了一本40多万字的《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手册》,这一编辑手册将成为课题组成员第二期工程工作中的标准化范本。
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愧立说:《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是一个成功的实验。课题组在多学科的不同领域内,建立了一个可行的规范的人文资源的考察框架,这是具有开创性的贡献。这种成功的实验,不仅对这个课题,而且对其它相关的领域也具有借鉴的意义。
来源:新华网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