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年:崇高而又沉甸甸的称号

发布日期:2004-05-26浏览量:


    十年前,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实现了全国一千多万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心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原理正是通过工程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就在于他们十分重视工程技术的发展,重视通过工程技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他们的努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家授予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科技人员以工程院院士称号,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工程技术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和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和社会赋予个人的崇高荣誉,这既是对院士个人以往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对学术水平的要求,更多的是对院士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应该说,院士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大型工程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性建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社会责任。十年中,中国工程院通过不断发展壮大的高水平院士群体对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伴随着忙忙碌碌的工作,我忽然间发现,自己当选为工程院首批院士已经十年了。这十年中,祖国的工程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十年的发展也为今后积累了更大的发展后劲。十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刚刚起步,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艰巨的任务,我和同事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出体现技术进步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线,经过方案研制阶段、初样研制阶段、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阶段,终于在2003年10月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能够参与这样的宏伟的大型工程项目,对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讲,都是难得的机遇,这些都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得益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高瞻远瞩做出的英明决策。应该说,我们这些人是幸运的,幸运地赶上了提倡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提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好时代!这样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强盛施展身手的大舞台。我个人也从院士的自豪感中,更多地体会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