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鑫诺二号”明年升空

发布日期:2004-04-09浏览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今天在“纪念重大国防信息工程20周年庆祝大会上”透露,首次利用“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的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高可靠通信卫星“鑫诺二号”,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已于3月底圆满完成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合练,明年上半年将发射升空。 
    据介绍,“鑫诺二号卫星”是我国利用“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大平台的首颗卫星。目前,卫星的研制已经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进入发射用卫星研制的重要阶段。卫星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商业卫星项目管理,突出用户评审和监造作用,性能达到了当今国际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 
    在2004年3月底,“鑫诺二号卫星”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合练中,我国首次采用了整星空运运输方式,对于缩短卫星在发射场的测试时间和流程再造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张庆伟认为,大容量、大功率、长寿命、多用途、低成本、高可靠和系列化已成为当今通信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按照系列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加紧新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制,也正是为适应和迎接国内外通信卫星市场的挑战而进行的。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在讲话中指出,通信卫星工程、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和军用汉字微机三大工程,是我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国防信息工程。这些工程的成功实施,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信息化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又讯20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20年后的今天,我国共发射了7颗通信卫星,我国的卫星通信已进入万户千家。
    据介绍,目前,我国国内卫星通信双向话路已开通2.34万条,连接国际2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话路已经开通2.5万条,解决了我国国际通信难的问题。卫星已使我国电视和广播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4.18%%和92.92%%,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实现全天24个小时不间断播出,覆盖了世界98%%的人口地区。 
    20年来,“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颗卫星在我国无线广播、数据传输、“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与医疗、银行汇兑、应急救灾、移动通信等方面,凸显了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的优势。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