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白光LED在照明市场的前景备受全球瞩目,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新光源。我国在这一新能源技术开发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12月11日记者从中国照明学会在珠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传统的LED主要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背光源、交通灯等。1996年国际上研制成功发蓝光的发光体(即芯片),从而为LED实现白光奠定了基础。白光LED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8、荧光灯的1/2,其寿命可长达10万小时,同时还可实现无汞化,容易回收,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份科技部提出发展半导体照明计划,决定“十五”期间先从863计划和攻关计划中拿出8000万元作为引导经费,安排一些急需上马的项目,并尽可能按新的机制运行。
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节能灯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该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研制出具有我国特色和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色温涵盖2500K-8000K全色温区,而外国目前白光LED低色温区只能达到5000K以上。同时该产品还突破了国外对我国白光LED照明大功率产品的封锁,功率涵盖了从60毫瓦到40瓦全系列白光LED照明的“点”与“面”光源,所有产品的显色指数均达到80以上,特别是在低色温阶段,显色指数可达97,非常接近自然光,产品最大光效已经达到每瓦48流明,为白炽灯光效(每瓦12流明)的四倍。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该项目产品的外延片生产、芯片制造到器件封装、集成应用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