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能应用方面掌握了许多适用技术和经验的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前来学习,成为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的中心。
在甘肃省榆中县刚刚结束的“2003年国际太阳能技术培训班”毕业典礼上,来自斯里兰卡、利比亚、科特迪瓦等国的学员 特意向培训班的承办单位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赠送了各自国家的国旗,以感谢中国人民的热情和为他们提供的出色培训。
“这是造福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培训班,中国的研究者将他们在太阳能方面的研究技术和应用成果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授,并与我们一起分享,这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通过技术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斯里兰卡学员亚特来克说。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太阳能(风能)情报中心主任喜文华介绍,共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的9个国家的18名国际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学习,在为期两周多的培训中,他们学习了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从1991年起,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就开始承担国际太阳能培训任务,截止到目前,已连续承办了16届“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两届“太阳能光电技术培训班”和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共有来自5大洲7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学员在这里接受了相关技术培训。
喜文华说,在太阳能利用方面,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许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应用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提出加强南南合作,将太阳能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目前,一个占地8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的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示范基地已经在兰州近郊的榆中县建成。
一些国际专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中心。著名科学家、前国际太阳能学会主席乔治·洛夫教授说:“我确信,这个基地将对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世界中心的作用。”
除开展技术培训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派人赴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还派专家赴发展中国家进行太阳能技术援助。近年来,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帮助坦桑尼亚编制了全国太阳能发展5年规划,帮助科特迪瓦制定了全国光电推广利用计划,应联合国之邀,还草拟了“关于非洲国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建议书”,与古巴、泰国、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国的太阳能技术合作项目也在执行之中。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