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旺

发布日期:2013-11-13浏览量:

基本信息:

   

王秋旺
生    日: 1969年9月22日
民    族: 汉族
所属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研究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职    称: 教授
社会兼职: 《工业加热》杂志编委

联系方式:

电话: 029-82663502
传真: 029-82663502
邮编: 710049
Email: wangqw@mail.xjtu.edu.cn
通信地址: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详细介绍: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级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总经费达200余万元。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5项。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主编、参编教材著作3本,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杂志及国际会议40余篇,国内杂志30余篇,20余篇为SCI/EI收录,所发表的国际杂志论文被他引2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现为《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学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河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杂志的论文评阅人,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热国际标准的审查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回热器子课题),2002-2005,国拨经费60万元;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2)“非线性多相流相界面动力学及能质传输机理与数学模型”,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子项目三级子课题“下降液膜相界面形貌及其对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1999.1-2004.12,总经费12万元;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3)“转弯旋转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规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1-2001.12,总经费12万元;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4)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批准号: 51482100103JW0802), 2003-2005,总经费14万元;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5)“CARR工程冷中子源氢系统设计-冷包及循环系统传热与流动模拟、氢氦换热器设计与试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15万元,2002.11-2004.3;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发表的主要科研论文: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1)Wang QW, Yang M, Tao WQ.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Square Enclosure with an Internal Isolated Vertical Plate. Warme-und-Stoffubertragung, 29:(3) 161-169 JAN 1994(Indexed by SCI,IDS Number:MU803, 1997年以后被他引9次)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2)Wang Q.W., Wei J.G. & Tao W.Q., An Improved Numerical Algorithm for Solution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roblems on Non-staggered Grid Syste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No.33, 273-280,1998. (Indexed by SCI,IDS Number: ZB109)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3)Wang Q.W., Tao W.Q., Lin Z. Chow TT,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Cube Inclined Enclosure with Multiple Isolated Plates, ASME J. Heat Transfer, 2000, Vol.122, 176-179.(Indexed by SCI,IDS Number: 430PN)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4)Lin M.J., Wang Q.W. & Tao W.Q., Developing lamina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nnular-sector duct,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2000, Vol.21, 53-61. (Indexed by SCI,IDS Number: 294LN)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5)Wang LB, Wang QW, He YL, Tao WQ,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developing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convergent/divergent square duct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38 (4-5): 399-408 APR 2002(Indexed by SCI,IDS Number: 552GW and EI, AN 7058248)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6)Wang X, Wang QW, Tao WQ, Zheng P. Simulation of rarefied gas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microchannel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45 (3): 321-327 JUN 2002(Indexed by SCI,IDS Number: 551ZG)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7)Huang J., Wang Q.W., Tao W.Q.,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Multi-channel, Narrow-Gap Fuel Element,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19(3-4): 327-345, 2002. (Indexed by SCI , IDS Number:573KB and EI, AN 7020052)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教材或专著: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1)《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编写其中“高等传热学”的对流及辐射部分)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2)王秋旺,《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3)王秋旺,《电力与电子设备的冷却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合同已签订,正在撰写中,预计于2003年底出版)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1)1999年以“加强实践,跟踪前沿,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算传热学系列课程”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二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2)1999年获“研究生教学优秀教师奖”称号(个人奖)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3)2000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青年组一等奖”(个人奖)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4)2000年以“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三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5)2001年荣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多媒体授课竞赛二等奖”(个人奖)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6)2001年以“加强实践,跟踪前沿,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算传热学系列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7)2001年以“传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获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8)2003年传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第一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9)多媒体手段在传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4(第一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
(10)对有限容积法的改进及其在工程传热与流动计算中的应用,2002年度西安交通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七获奖人) (科技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