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科技日报】西安交大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日期:2024-12-28来源:阅读次数:

“我们的医疗胶片打印机稳定性强,色彩还原能力突出,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和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得益于这一成果,公司预计今年年末将实现营收300万元,明年产值有望达到3000万元。”四川治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庆近日告诉记者,该产品的问世,正是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川数院”)智能制造中试基地的成果转化。

在位于成都金牛区的西安交大川数院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不断上演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动故事。该基地负责人刘树鲜表示:“我们正以该中试基地为引擎,充分利用研究院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加速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科研过程中,实验室里的成功并不总能顺利转化为市场的认可。如何跨越这一“鸿沟”,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为摆在众多科研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3年底,西安交大川数院携手深圳市清源合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智能制造中试基地。该基地聚合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以及深圳市清源合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量生产制造资源和合伙人能力,旨在服务西部地区广大科研机构和高校,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本地产业化升级和技术进步。

具体而言,该基地可有效打通智能制造从概念到图纸、实验、样品试制、小批量生产直至大规模量产的全链路环节。“通过这一基地,科研团队能够将实验室中的创新想法快速转化,形成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刘树鲜介绍,自今年5月启动运营以来,该基地已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两项,并预计在2025年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至5000万元。

洛阳顿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李建军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专注新型金刚石合金材料的应用和研发,主要方向是金刚石材料的产品定制化。但在不久前,我们曾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中试环境,让创新成果无法快速推向市场。”

在得知成都有这一可提供全链路服务的中试基地后,该公司团队迅速与之对接。从概念设计到图纸绘制,再到实验验证和样品试制,每一步都得到了该基地内专家的专业指导和高效支持。

“更重要的是,基地为我们提供了批量生产的条件,使我们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李建军说,如今这款新型合金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近日,在成都贡爵微电子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记者看到研发人员们围坐在会议桌旁,针对射频器件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公司一直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因此,2024年我们与西安交大川数院达成了合作关系。”成都贡爵微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举光介绍,自合作以来,西安交大川数院充分发挥其在政企资源和组织科技研发工作方面的优势,全面助力公司在专业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高校异地研究院,近年来,西安交大川数院以高能级科研人才、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基础支撑,持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引入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构建起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我们研究院还以四川企业长期解决不了的‘卡脖子’技术难点为目标,发布精准技术需求清单,并且面向四川省内外高校进行‘揭榜挂帅’,吸引高校研发力量参与,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西安交大川数院院长助理温源介绍。

随着这些举措的推进,一个全新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累计孵化40家企业,与超过200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功帮助企业解决了100余项技术难题。

温源表示,未来,西安交大川数院将充分利用好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速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刊载于12月9日科技日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