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推进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和网络服务系统,更好地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信息保障。
一、 制定“十五“发展计划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将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数字图书馆技术日趋成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形成广泛的共识,这些都为中心制定和成功实施“十五“计划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中心的现状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信息机构重复设置、资源分散、以及书刊价格上涨造成的整体上科技信息资源短缺等问题,1998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推出了“科技信息机构改革方案“,重点支持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8家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试点。至1999年,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大幅度增加,网络建设稳步推进,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在科技部的统一协调和相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6月12日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与国内其它图书情报机构相比,中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独特的地位,为中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确立了适合网络时代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中心作为一种虚拟的科技信息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是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心的成立实现了科技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利于发挥专家参与中心决策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有利于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
2、科技信息资源的总体规模和相对优势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心成员单位都是国家级的重要科技文献信息机构,拥有比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各单位收藏的外文科技期刊、科技图书、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类型的资源量都居国内前列。通过适量的集中支持,文献资源较大幅度增长,使国外科技文献短缺的状况有所缓解。
3、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基础较好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都是国内最早从事图书馆自动化和计算机情报检索研究和实践的图书情报机构,具有很强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实力。同时,成员单位分别有一个纵向分布、遍及全国的信息服务系统,并较早地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信息服务网,这为中心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具有较强的信息开发和咨询能力及良好的专业研究与教育培训基础
成员单位在长期情报分析与研究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开发和咨询服务经验。在学位教育方面,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力量与较好的教育培训优势是确保中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保证。
5.拥有覆盖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高素质用户群体
“九五“期间,各成员单位都加快了网络化步伐,加大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不仅科技人员用户总量大幅增加,而且还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各界用户,特别是网络用户增长迅猛。各成员单位用户分布地域广泛,又相对集中在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产业基地。
(二)面临的挑战
中心拥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但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虚拟式运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中心作为一种虚拟的科技信息机构,如何既要保持成员单位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要通过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充分整合并发挥各单位的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放大中心的整体效应,尚需通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深入探索,不断完善。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献经费使用效果,确保信息资源采集的科学性、及时性、合理性和完备性等,都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中心成员单位在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研究和开发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但如何充分地整合,形成整体优势,以及在利用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数字信息资源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4、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全方位服务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作为国家级的科技信息机构,如何为国家的重大科技决策、重大科技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主动开发和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也是中心和各成员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二、 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中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组织和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围绕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主动开拓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联合有关方面共同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一)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中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集中体现国家利益,坚持改革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手段,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把中心建设成为基本满足我国科技发展需求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使其成为:国内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资源收藏和服务中心;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文献应用中的示范区;同世界各国著名科技图书馆交流的窗口;与国内其他图书文献系统联合的枢纽;全国科技文献系统的龙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基地。
(二)主要任务
1.探索完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坚持中心是一个虚拟的科技信息机构的创新体制。以管理为切入点,用“现实“的精干的管理作为中心总体“虚拟“组织形态的补充,形成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管理与创新相结合的新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加强中心的协调管理力度,推进各成员单位之间资源的进一步共建共享,加强与中心以外各科技信息机构和图书馆系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放大整体的服务功能和效果。
2.建设完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借助网络化环境,建成理、工、农、医各学科专业覆盖相对齐全,在线与离线信息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经济建设支柱产业的需要,“十五“期间进一步重点增加信息科学技术、资源环境、海洋、能源、交通、药学、中医等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科技文献的品种与数量,“十五“末国外科技文献的品种数从目前的14000种增加到20000种。大力扩大电子版、网络版文献的品种与数量。加强与国内外图书馆、科技信息机构、大学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互利合作,资源共享。以中心各成员单位拥有的实体资源和网上丰富的虚拟资源共同构成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快速便捷地基本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3.完善国家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推进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加强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和采集;提升网络平台的技术水平,建立一个高速的连接中心各成员单位的网络基础平台,实现中心统一平台、统一出口的目标;完善并拓展软件平台的功能,使其达到国外同类系统的先进水平。开发网上专家咨询系统软件平台,建立联合编目系统平台。为各界用户提供及时便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信息服务,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
4.建设国家科技信息研究、咨询和开发中心
各成员单位要密切跟踪世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推进科技信息研究、咨询和开发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开展以咨询、报道为特色的服务,重点为政府决策、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两院院士提供特色化和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
5.造就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按照现代信息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形成一支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队伍。今后,各单位新提升的正研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硕士学位并逐步做到具有博士学位。
三、主要改革和发展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
1.坚持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中心的宏观调控功能
探索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心和成员单位作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具有少量编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以加强中心协调管理功能和长远建设的规划,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推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形成中心的整体优势。
2. 财政经费稳定增长,广开资金投入渠道
根据事业发展和国外文献价格上涨因素(每年上涨约10%-15%)的需求,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国家应逐年加大对中心的经费投入,“十五“期间每年递增15%~20%,保障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合理有效地管好用好财政经费的基础上,还要广开资金投入渠道,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
3.进一步巩固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
制定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采集规划和方针,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做到协作采集与统一采集相结合。推进数据库建设,规范加工标准和服务规程,保证文献数据的加工质量;大力加强电子版,特别是网络版信息资源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在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的各个领域,加强组织协调,避免重复浪费。
4.提升中心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服务系统的水平
“十五“初期抓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服务系统的改造与升级。完成裸光纤10M出口带宽的扩展,建成中心站点与各成员单位之间1000Mbps光纤宽带以太网;进一步改造完善文献检索与原文提供软件平台,使之具备电子商务、统计、主动服务等更多的功能;建立中心联合编目系统平台,加快各成员单位文献加工处理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基于OPAC的分布式数据检索;开发网上信息推送技术,开展针对各类用户的定题信息服务;开发网上专家咨询系统,实现网络服务系统与用户的互动和网上咨询服务。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和深造机会,多途径、多方式地培养人才。支持各成员单位巩固和发展硕士点和博士点,扩大研究生的数量,积极争取在基础好的单位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多方开展在职继续教育,增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领导层及各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应逐步具备高学位。
6.加大科研力度,提升科技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
有计划地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知识挖掘、知识组织、海量存储、智能检索、自动推送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编写科技发展报告,主动追踪国际科技发展的热点,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信息保障和支持。动态地满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两院院士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信息的不同层面的需求。
7.扩大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国防系统以及省(市、自治区)科技信息机构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的合作与共享,实现广泛的文献资源共享。中心及成员单位要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合作渠道,并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视野,加强与国外图书情报机构和科技信息资源出版供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经验,推进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发展,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8.加强宣传,塑造品牌,扩大服务
要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塑造中心的文献信息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中心的文献信息产品和服务。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