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转】《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优秀成果出版座谈会纪要

发布日期:2008-12-03浏览量:


    经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9月2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优秀成果出版座谈会。首都社科界部分专家学者、主要出版单位负责人、第三批优秀成果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李文海、陈先达、张炯、郑杭生、吴元迈、高丹盈、朱向前、萧放、张小平等9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优秀成果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和萧放教授主持完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俗史(1-6卷)》;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主持完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贵州省委党校尹振环教授主持完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中山大学黄文杰副教授主持完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郑州大学杨天宇教授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郑玄三礼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云南大学张国庆教授主持完成、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中国社科院王焕生研究员主持完成、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古罗马文学史》;解放军艺术学院朱向前教授主持完成、学习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郑州大学王书才副教授主持完成、学习出版社出版的《〈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10部成果内涵丰富、装帧美观、编校质量一流;它们的出版是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一次重要的、集中的、高水平的展示,必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今后的发展和学术品位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优秀成果的出版,再一次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在引导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付出辛劳,结出了硕果,做出了贡献。
    会议认为,这10部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导向正确,反映了作者能够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二是注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三是创新性强,特别是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方面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四是积累丰厚,体现了作者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和打造学术精品的不懈努力,以及勇攀学术高峰的执着追求;五是文风清新,既注重学理分析和学术规范,又注重运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会议指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础理论研究又一批标志性的优秀成果。它们的产生,离不开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处理好把握正确导向与推陈出新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三是兼顾学术广度和深度,四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清新活泼的文风相结合,五是有优秀的首席专家和出色的研究团队,六是高质量的内容与高质量的形式的统一。
    会议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各有关方面应围绕《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编选和出版工作,总结经验,精益求精,推出更好更多的传世力作。

    附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优秀成果简介

    投稿人:韩淑琴
    单  位:科技处人文社科建设办公室
    电  话:82663981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附件【1228264850.doc】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