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空天动力智能制造”项目产业化正式签约落地

发布日期:2017-08-20浏览量:

8月17日,西安交大首个军民融合类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空天动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西安市委常委、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李毅,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等西安市有关领导,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李应红院士、科研院及机械学院等有关领导,西安市发改委、人社局、科技局、航天基地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出席该项目启动座谈会,见证西安交大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空天动力智能制造”项目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深化校地内涵合作支撑“双一流”、建设大西安

座谈会上,上官吉庆市长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西安交大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全面合作表示祝贺。他谈到,西安交大在人才引进、智库建设、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为建设“大西安”提供了强力支撑。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作为我国唯一的航天特色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军民融合产业化的重要示范基地、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承载区、西安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官吉庆指出,此次西安交大与航天基地的产学研全面合作,成立技术研发创新型实体机构,有力推动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与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带动西安乃至全国航空航天动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军民融合成果转化打开思路,提供良好借鉴。市委市政府将为科研团队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引进,提供高效服务、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当好“五星级”店小二,全力落实各项保障工作。

王树国校长代表学校感谢西安市长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指出,在建设“大西安”这一令人振奋鼓舞的时代背景下,此次西安交大与航天基地启动全面产学研合作正是高校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体现。西安交大将进一步融入社会,加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力度,鼓励高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围绕“大西安”建设、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王树国指出,本项目技术成果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依托西安交大“两机”相关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与地方政府、行业内领军企业加强合作,产学研全链条协同,开展引领性、颠覆性、自主创新的“两机”技术研发,建设成为行业标杆,引领行业发展,立足地区,辐射全国,为增强西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上,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驰与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黄忠德,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西安交大紧抓“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历史机遇,于2016年底在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跨学科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由李应红院士领衔指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雪峰教授担任执行所长。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总体与气动、材料与强度、微纳传感与健康管理、3D打印与先进制造等,旨在新概念航空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关键基础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开展基础技术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承担重要科研任务,培育一流科研团队,创造重大科研成果,开启我国军民高校共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新篇章。

西安交大航发所研究团队在李应红院士、何雅玲院士指导下,全面深化与航天产业基地的产学研合作,以“空天动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作价入股6000万元,向航天产业基地进行成果转化,由航天产业基地一期投资1.5亿元,双方共同成立空天动力研究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动力产品、智能制造工艺、等离子体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与监控系统技术及空天动力领域等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发,通过工程化和应用转化,孵化一批军民融合产业企业落地,促进地区经济大发展,为我国“两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将探索一流大学新形态、塑造立德树人新架构、构筑科教融合新高地、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打造一流学科新格局作为学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思路。国家重大需求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使命担当,学校将以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为牵引,致力于“两机”领域技术自主研发及成果转化,培养“两机”专业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

作者:机械学院 张 钰

编辑: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