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进军创新港】科研院暑期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发布日期:2019-08-28浏览量:

“暑期不放假,干出好样子”。一个多月来,科研院上下利用暑期时间,对标十三五规划、“双一流”方案和年度工作任务,主动落实创新港搬迁入住要求,全力迎接对创新港内涵建设成效的“大考”,在项目、成果、基地、产学研合作、创新港建设、科研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打出科研组合拳。全员无休是科研院做出的庄严承诺,跨校服务是科研院推进的重要工作,争取资源是科研院不懈的努力方向。“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科研院的这个暑期注定不平凡。

强化组织,谋定后动,科研项目争取不停歇

国家重点重大项目方面,科研院利用暑期积极整合校内优势科研团队和各类资源配置,持续开展重大重点项目的挖掘、谋划和组织工作,组织召开6场专家咨询会议,凝练研究任务,探讨研究方向,摸索研究方案,邀请专家18人次为西安交大15项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的预申报、7项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的视频答辩咨询。暑期共获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拨经费约1500万元;获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拨经费约700万元,仍有8个项目等待评审结果,取得阶段性突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9年公布的资助项目清单,学校13位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创学校“优青”项目资助数量历史新高,列全国高校第九位。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方面,每年暑期都是陕西省项目的集中申报期,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策划和组织申报,2020年度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共申报各类项目640项。此外,科研院创新项目组织模式,与陕西省科技厅共同设立医学交叉联合资助研究项目,多方筹资,向全陕西省开放征集医工、医理、医文交叉项目。

军工科研项目方面,科研院积极组织申报军委科技委、科工局基础科研和技术基础项目、航天一院创新基金、“金盾2019”挑战赛、“国家数值风洞”工程基础研究项目等项目。网络系统部、航天系统部项目均有多个项目中标;装备发展部预研共用技术及领域基金重点项目9项入围,一般基金项目7项入围,立项经费比去年大幅增加;军队后勤开放研究项目获批4项,立项数量同浙江大学并列高校首位,连续两年蝉联高校第一。

固土培基,深耕细作,科研成果奖励攻坚克难

每年暑期都是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的关键阶段,2019年又是创新港搬迁和启用元年,在推进创新港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学校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必须以更高标准向前推进,为创新港转入内涵建设阶段增彩助力。科研院在延续往年“放假不降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今年暑期不放假的工作契机,不断强化工作标准,加强协调专家力量,多次召开预答辩评审会,邀请了不同领域、有报奖经验的校内知名专家27人次,模拟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会议答辩,使项目组充分预设预想了答辩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问题,有效提高了答辩质量。

经过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截止目前,有5项进入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加强策划,科学管理,科研基地建设筹划布局

争取新增方面,针对国家有关部门近期陆续开展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科研平台的新建工作,科研院积极对接学院、研究院和相关科研基地负责人,组织申报先进核能技术与核安全、大数据慧眼诊断与智能检测装备2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引智基地已完成网络申报,工程研究中心已报送初评视频答辩材料。

筹划布局方面,科研院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编制软机器前沿科学中心、先进核能技术与核安全集成攻关大平台、智能传感集成攻关大平台等方案,召开专家咨询会,对方案材料研提意见,拟于近期向教育部汇报;积极参与陕西秦岭实验室初步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在创新港召开应用数学中心筹建工作研讨会,积极争取在创新港建设省部共建应用数学中心,并将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

基地管理方面,积极督促各理工医板块研究院按照学校领导要求,提交平台建设进度安排;组织有关实验室利用暑期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经费预算申报工作,5个实验室共计申请经费约20亿元。

开放合作,互惠互利,横向科技合作蓬勃发展

科研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跑5”工作,与横向科技合作工作紧密结合,牢牢抓住“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把钥匙,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军工横向科研合作。

“引进来”是展示学校创新港建设成果,彰显学校科技实力,吸引科技合作的有效手段:7月23日,中国移动(雄安)产业研究院来校洽谈合作,校企双方将在智慧城市及5G应用发展中加强合作;8月13日,南通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一行来校,深入了解学校科技工作情况和需求并签署“西安交大—金通灵共建研发中心”协议;8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来校洽谈合作,校企双方拟在放射治疗领域的整机设备(如伽玛刀、加速器)、关键技术(如影像技术、智能控制)、核心部件(如多叶光栅、智能制造、精密制造)、临床应用(如新服务模式、AI&大数据&云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

“走出去”是主动发现合作机会,推介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必要方式:8月5日,组织能动学院相关教师赴宁波奥克斯访问,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8月8日组织教师参加中国移动举办的新动能陕耀5G智慧城市系列活动,并获中国移动5G联创实验室授牌。8月13日,组织教师参加榆林市政府举办的2019年“创客中国”无人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榆林智能无人产业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推介相关研究成果;8月24日,组织教师参加“第七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西安推介会”;8月25日,组织教师赴烟台参加校企校地合作会议,签署合作协议;8月26日,组织两个参展团队参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暑期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取得了突出的阶段性进展,共签署了5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合同经费1.7亿元,目前仍有10项协议文本正在商改中。

科研院还积极与国防科研院所、军工集团等展开深入的交流合作。7月23日,赴军事科学院交流;7月26日,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31日,国防科工局领导来校调研;8月6日,某军研究院来校调研;8月8日,赴解放军某部队交流;8月15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一行7人来校座谈;8月20日,空军某单位来校交流;8月23日,赴航天四院41所交流;8月25日,航天四院41所一行5人来校回访;8月29日,赴某军装备部技术对接……科研院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学校的国防横向科研蓬勃发展。

主动出击,加强谋划,创新港试运行效果优良

创新港建设是今年重点工作,科研院紧抓时间节点,从全院大会到每周院务会到个别征求建议,群策群力,科学规划办公布局;从与学校相关部门到装修公司到创新港物业交流沟通,规范施工,按期保质完成二次装修;试运行期间,从主要领导负责到人员安排到实地演练,以服务为根本,圆满完成试运行。至此,科研院从环境建设、组织架构、流程再造等软硬件已经做好全部准备。今后科研院在创新港为师生员工提供项目申请、合同审签、到款办理、结题验收等全部业务,真正把多校区运行落到实处,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科研管理和服务,按照新的体制机制,以“三个面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的组织策划力度,实现创新港科研高地的目标。

优化服务,信息搭桥,科研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科研院依托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多校区运作的新模式,秉承“让信息多跑路,让老师少跑腿或者不用跑”的服务目标,利用信息增量、增值手段,全力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积极召开与财务系统对接会、系统建设会以及内部协调会议12次。横向合同签审模块经暑假期间试运行已得到大幅优化,线上共审批合同175项。预算调整模块开发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于月底上线试运行。为使科研项目投标模块更加完善,教师在项目投标时更加便捷,科研院与审计处通力协作,目前已将审计报告集成至科研系统建设中,共办理项目立项223项,金额1.05亿;办理到款、外协转款231项,金额0.94亿元;项目投标、预算调整及结题办理等共计359项。

此外,科研院还利用暑期积极思考和研讨学校科研工作的体制机制,撰写多篇汇报材料,并于7月22日组织召开西安交通大学青年学者科研工作座谈会,听取青年学者们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上,20位青年学者畅谈了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及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思考,与会人员围绕学科建设、创新港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于8月9日召开校企合作战略发展座谈会,学校与学院主要领导共同研究学校校企合作未来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