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可调温航天服“端坐”上海科技馆

发布日期:2006-04-04浏览量:


 价值连城的航天服有哪些玄机?返回舱为什么像大钟?太空植物能带回家去种吗?昨晚的上海科技馆内,神舟六号实物展正式完成布展,各展品悉数亮相,静静地等待着今天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航天英雄的到来。而在未来的两周内,这些展项将给市民们上一堂生动的太空课。
 返回舱表面坑坑洼洼
 银灰色的“皮肤”,坑坑洼洼的“伤疤”……走进展览馆,迎面而来的是类似中国古代大钟的“神六”返回舱。人们可能会疑问,返回舱怎么跟电视和照片中看到的形象不一样呢?据布展人员介绍,“神六”回来后,其表面不再是光滑的金属结构,而是像蜂窝一样,由数万个坑坑点点组合而成的“烧蚀层”。展出的返回舱有一面大部分都是焦黑色,还有多处裂缝。据了解,这个“烧焦”面是返回舱下降时对着地球的面,在“神六”正常落地后,由于受风力影响,主降落伞曾拉动返回舱改变原有姿态,并与地面发生一定碰撞,才使返回舱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缝。
 航天服可手动调温度
 向返回舱的右边看去,似乎有两个航天员端坐一旁,难道是费俊龙和聂海胜提前来了?凑近一看,原来是工作人员将这两套航天服按照宇航员的坐姿摆放着,远远看去便如同有人穿着一般。
 从外观来看,这两套航天服为乳白色连体式造型,局部镶有天蓝色的边线。航天服胸前有两条V字形的拉链,航天员拉开拉链,将腿伸进去,便可将航天服穿在身上。在航天服的心脏部位有一个可拧动的圆形装置,用来调节航天服内的压力、温度和湿度。右腹部位置有一根通信管线;左腹部处有两条管路供航天员吸氧和排放二氧化碳。
 据布展人员介绍,我国航天员的航天服目前仍属舱内航天服。除头盔和胶皮手套外,整个航天服用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能满足航天员的各种要求。而更为高级的舱外航天服目前还在研制过程中,并将在“神七”上使用。
 太空照显示昼夜交汇点
 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航天飞行中拍摄的许多太空照片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这些照片不仅拍摄了诡谲变幻的云海、蔚蓝的地球、昼夜交汇点的景致,还有南美洲、太平洋等不同地域从太空俯瞰的美丽图画。航天员费俊龙更是把镜头瞄准祖国的瑰丽景色: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湛蓝的中国南海风光、浑厚的中国西南高原……
 除此以外,费俊龙和聂海胜和其他航天员们日常训练的珍贵照片也将第一次“曝光”。 
    来源:《东方早报》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