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排险 也可用于无人驾驶飞船自动操作———
可在6000米深海环境下工作的“水下机器手”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研制成功。
昨天,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操作型水下机器人多传感器手爪感知系统”项目,已于日前通过由“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介绍,作为由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实验室承担的“863”项目,该系统不仅可用于深海作业型机器人,也可用于特种部队的排险机器人、空军无人驾驶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船中机器人自动或遥控驾驶和操作,还可辐射到其他相关领域,推广前景广阔。
据悉,新研制出的“水下机器手”装备有力觉、视觉等多个传感器,并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配置,通过多种编程方式,“水下机器手”可在深水作业中“独自作战”,完成各种探测和操作任务。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