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室前身是1985年由原国家计委投资建设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2005年改名为“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评估获优秀,2011年重新批准立项建设,2014年通过科技部验收。经过30年来的努力,实验室科研经费充足,研究设施完善,已成为我国力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级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声誉。
实验室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重点研究机械结构设计和服役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在固体强度与振动的基础理论、大型能源动力装备的强度与振动、航天结构复合环境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1)固体强度理论与破坏机理;(2)结构的轻量化多功能设计理论与方法;(3)复杂服役环境下装备结构的振动与噪声;(4)机电结构系统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8名、流动研究人员2名,其中:50岁及以下人员42人、占72.41%,高级职称54人、占93.10%,博士57人、占98.28%。现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4人次、国防973技术首席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特聘专家1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4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5名,陕西省三秦学者1名。21人/90人次担任学术组织任职,其中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1人次;17人/55人次担任学术期刊任职,其中国际期刊28人次;22人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两期)、“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2个)和“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校111引智计划”团队(两期)、学术特区-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研究成果突出。近5年来,以首席主持国家973项目5项,主持973课题10项,主持国家863项目15项,主持重大专项、国防基础项目等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面上项目等1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独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单位),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5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
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和良好声誉,毕业生深受海内外欢迎,以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锁志刚,美国工程院院士、布朗大学教授高华建,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陈曦等为典型代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提名10篇。
实验室十分重视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开放度高。主办应用力学学报(1984˜)、Int.J.Applied Mech(2009˜)、Int.J.Aerospace and lightweight Structures (2011˜)、Int.J.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联合主办,2012˜)。
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仪器设备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建成了复杂加载与结构强度实验室、大型结构振动与控制实验室、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振动-噪声-热-过载综合力学环境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轻质结构热流体实验室、高速与落锤冲击实验室、高性能计算中心、传感与测量实验室、微观分析实验室等。总面积约1.4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约1.2亿元,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5台(套),其中100万元以上12台(套)。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热忱欢迎海内外同行利用本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联系人:李老师 (实验室秘书)
电话(传真):029-82665937
Email:liqy@mail.xjtu.edu.cn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 教学一楼
邮编:710049
进入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