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485位院士评选出“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发布日期:2001-01-05浏览量: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科学时报社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48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投票评选的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今天在京揭晓。 

 
 按照得票多少排序,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一、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由江苏省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得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验收,江苏、湖南共有14个百亩片和3个千亩片实收亩产超过700公斤。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 
 
 
国家海洋局三所和上海基康生物技术公司、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科技部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的科学家成功测定了虾病“祸首”——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的遗传密码,而国际同行仅完成了对虾病毒1%的测序任务。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基因组研究从人到动物到农作物之后又向海洋生物延伸,而且为防治虾病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 
 
 
年轻科学家卢柯领导的科研小组利用新的制备工艺,合成出大量高密度、高纯度的纳米铜,其晶粒尺寸仅有30纳米,在进一步的冷轧实验中,他们发现纳米铜在室温下可变形达50多倍而没有出现裂纹。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科学》上,国际权威科学家认为,这项工作是本领域的一次突破。 

 
 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 
 
 
皂甙类化合物具有强抗癌作用,但人工合成较为复杂。我国率先完成这一分子全合成工作,一次性合成达20多毫克。这不仅使在实验室大量合成这种抗癌物质成为可能,也使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抗癌物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 

 
 五、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研制成功的国内最先进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神威Ⅰ”,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台高性能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六、我国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 
 
 
当分子和分子碰撞时,也会像光波一样发生干涉现象,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一氧化碳分子碰撞传能的实验中首次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另外,在钠分子碰撞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这一效应。这不仅使国外科学家10多年前的理论预测得到证实,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量子理论。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物理》等权威杂志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 
 
 
由中科院、广电总局、铁道部和上海市联合成立的中国网通公司,其网络总传输带宽高达4万兆,已建成 
 
 
8490公里,贯通了东南部17个重点城市。这项工程创造了3项中国之最:技术最新、带宽最宽、容量最大,总体水平处于国际电信网络领先地位。 
 
 
八、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哈尔滨建筑大学科技人员利用细菌从污水中分解收集氢气,并率先成功完成中试实验。实验表明,在一个容积为50立方米的容器中,含糖或植物纤维的废水发酵后,每天能产生280立方米左右的氢气,纯度达99%以上,完全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 
 
 
清华大学程京博士等采用新的技术路径,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式生物芯片,其中,可单点选通的电磁阵列技术、电旋转检测技术等均为世界首创。 
 

 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它身高1.4米,体重20公斤,具备一定的语言功能,行走频率每秒2步,动态步行快速自如,并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环境中行走。在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结构、协调运动规划和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000年国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日、法、德、英、中六国科学家6月26日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国际社会对这一重大科学进展给予高度评价。 

 
 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IBM研制的量子计算机使用了5个原子作为处理器和内存,并首次证明有明显快于常规计算机的运算潜力。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研究出一种可用于制造DNA计算机的技术,它不仅能将遗传物质DNA分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固体表面上来执行运算,而且能大大简化通过DNA运算来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步骤。普林斯顿大学也开发出了一种使用RNA(核糖核酸)来解决计算问题的简单的生物计算机,这是分子计算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6月29日宣布,他们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达12.3万亿次,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每秒10万亿次大关。 
 

 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 
 
 
11月2日,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与俄罗斯“联盟TM-31”号宇宙飞船成功对接,1名美国宇航员和2名俄罗斯宇航员进驻国际空间站,成为这个“太空城”的第一批长住居民。12月2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为空间站送去巨型太阳能电池板。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拉开了人类利用这一跨世纪航天工程进行太空研究与探测的序幕。距地面约35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是由美俄等16个参与国耗资600多亿美元建造的世界最大航天工程。 

 
 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美国费米实验室中来自美国、日本、希腊和韩国的科学家合作研究,首次发现了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至此,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12种基本粒子已全部被直接探测到。证实τ子中微子的存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科学家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关于其它粒子的认识。 

 
 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 
 
 
据《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从新墨西哥州东南部一个地下洞窟中钻探得到埋藏于地下约600米处的晶体中含有非常小的盐水囊,细菌就生活在其中。科学家把细菌取出来,放入营养液中,它们很快就“苏醒”过来并开始成长。这一发现有可能引发地球生命起源的新争论。 

 
 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 
 
 
4月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法国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菲舍尔教授及同事用基因疗法已治愈了3名患有严重综合型免疫缺损症的婴儿。这是基因疗法研究开展近十年来科学家取得的首次成功。 

 
 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1月2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默克公司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这两种物质是名为二酮酸抑制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 

 
 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 
 
 
《科学》杂志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分子级开关,使分子计算机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这种分子开关只有头发丝那么细,以一种叫套环烃的物质为基础制成。它包括衔接在一起的两个小环,每个小环由原子连接而成。实现分子开关的“开”和“关”状态,相当于制造出了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最简单的逻辑门。分子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电力将比现在的计算机大大减少,这将使它的功效达到硅芯片计算机的百万倍。 

 
 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日本电气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分别用不同技术制造出了直径仅0.4纳米的碳纳米管,这可能是迄今世界上制造出的最小的稳定碳纳米管,也是理论上可能最小的碳纳米管。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