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完好的现代鸟类祖先化石

发布日期:2006-06-20浏览量: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与国外学者合作,在甘肃省昌马县一处偏远的湖床遗迹中发现多枚保存完好的“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化石。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尤海鲁介绍,“甘肃鸟”是现代水鸟的原始祖先,生活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它是地球上繁衍生息的现代鸟类最早模型。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只发现过“甘肃鸟”的单一的、部分的腿部化石。而这是首次发现详细完整的“甘肃鸟”化石,填补了鸟类进化历史的空白。尤海鲁说,“随着一层层泥浆层的揭开,一亿年前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美国匹斯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特?莱蒙纳兴奋的说,“现在,研究人员有了多枚几乎完整的‘甘肃鸟’化石”。大多数来自恐龙时代的鸟类祖先都已灭绝,没有形成现代鸟类。但“甘肃鸟”是个例外,所以它是连接原始鸟类和现代鸟类的桥梁。
 美国犹他大学的结德?哈里斯表示,以前古代和现代鸟类之间有一条鸿沟,“甘肃鸟”的发现正好添补了中间的隔阂。
 尤海鲁还介绍说,“甘肃鸟”大约有现代鸽子的大小,但更像潜鸟或潜水鸭。一个化石的脚趾之间还有皮,证明“甘肃鸟”有脚蹼。发现这些化石超出研究人员的预期,研究人员原以为在昌马县只能发现一至两块鸟类化石碎片,但一次整整发现了十余块,一些甚至还包括有软组织的完整骨骼。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彼得?道德森评价说,“从始祖鸟开始的鸟类进化树上,‘甘肃鸟’是现代鸟类最古老的模型。” 今鸟亚纲(Ornithurae)包括所有的现代鸟类和它们最近的灭绝亲缘鸟类,该发现使今鸟亚纲的历史推进至1亿1千万年前,而此前最古老的化石的历史仅为9千900万年。而且,也为现代鸟类从古代环境中进化提供了远古的证据。
 莱蒙纳说,新发现的标本保存极好,一些甚至包括羽毛。因为这些化石形态如此好,就能帮助科学家高精度的重建“甘肃鸟”的外观和相互关系。对深入研究食肉恐龙向现代鸟类的进化转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美国史密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与收藏部副主任赞叹道,新发现的化石材料保存的惊人的好,它可以清楚地证明“甘肃鸟”一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水中。
 该项研究的资金由“科学频道”的<探索发现>栏目、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犹他大学、中国地理调查组、中国科技部等单位提供。研究发现将刊登于6月16日的《科学》杂志,可以通过以下网址浏览:http://www.sciencemag.org。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