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血液基因由男性变女性

发布日期:2005-02-06浏览量:


  去年12月31日,重庆市首例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成功进行,60ml带有捐献者体温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进了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年仅15岁的少年峰峰(化名)的体内。

  2月3日下午4点,在经过43天的精心治疗后,受捐助者峰峰顺利走出了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他的血型已由过去的O型成功转换为捐助者的B型。

  两次移植再造少年造血功能

  2004年12月30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5岁少年峰峰在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接受了首次移植,渝中区口腔科医院护士韩露女士捐献的60ml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了峰峰体内。12月31日,在相隔首次移植仅一天之后,峰峰进行了第二次的移植手术。

  奇迹发生在移植后的第12天,医生们在峰峰的血液中检验发现了新生的白细胞,并于移植后的第17天发现了与捐助者韩露血型一致的红细胞,其血型也逐渐由过去的O型血转换为韩露的B型。这一发现证明移植手术非常成功,峰峰自身已恢复了造血功能。

  1月27日,峰峰的骨髓标本被送至北京一权威机构检测后,得出结论:导致峰峰致病的基因已完全消失,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同时,医生们发现,经过干细胞移植后,峰峰造血干细胞的性染色体基因类型,也由原本男性的XY型基因转换成女性的XX型基因。医生们表示,这种转变也表明韩露女士提供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在峰峰的体内“生根发芽”,是移植成功的标志之一。

  造血干细胞男性基因变女性是否会改变性别、影响生育?

  “造血干细胞性染色体基因类型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峰峰的性别特征!”昨日下午,面对峰峰家人的疑问,曾为峰峰进行手术的陈幸华教授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陈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由于不同的干细胞是各行其道的,因此峰峰体内仅是造血干细胞性染色体基因类型由男型XY型转变成女性的XX型,并不会影响峰峰本人的性别特征,更不会给将来的生殖遗传带来影响。“同时,由于峰峰已经拥有成熟的性生殖器官,造血干细胞就更不可能影响其生殖遗传了。”

  2月3日晚,记者就峰峰家长的担忧又采访了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骨髓)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副秘书长龚晓庆,龚副秘书长也做出了与陈教授相同的解释。他表示,血型改变可能会影响峰峰的性格。 

    “血液基因的改变对于个人性格到底会不会有影响,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其对性格改变的可能则是肯定存在的。”龚副秘书长表示,根据目前接触到的相关资料显示,受捐者的年龄越小,这种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受助者与捐助者1年内不能见面

  手术成功后,峰峰和家人曾表示希望见到恩人韩露,龚副秘书长表示这一愿望恐怕要暂缓实现。

  据了解,根据国际惯例,有关机构出于对双方权益的保护,捐助者和受助者在移植产生后1年内都不能见面。

  至于为何是“一年之约”,龚副秘书长表示,由于捐助者的行为属于志愿者性质,因此首先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另外,1年之后受助者的情况才算基本稳定,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相关机构才不主张双方在短时间内见面的。这一国际惯例已沿袭多年。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