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定2006至2020年空间碎片行动计划三大工程
为加强空间碎片研究、促进空间活动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在研究制定二00六至二0二0年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发展纲要。目前,该纲要已确定中国空间碎片研究方面的三大工程。
中国国家航天局二十四日专门举行“空间碎片研究工作会”,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讨中国二00六至二0二0年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发展纲要,纲要中确定的三大工程具体包括:
——以数据库为载体的空间碎片探测预警工程。即以低地球轨道为探测重点,制定地基探测设备配置方案,逐步形成空间碎片地基监测网;研制天基直接探测设备,开展天基雷达、天基光电望远镜方案研究;建立动态数据库和碰撞预警系统。
——以防护设计专家系统为载体的空间碎片防护工程。即做好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技术研究、防护材料与防护结构撞击特性研究、部件/分系统失效模式与失效准则研究、空间碎片环境建模技术研究以及撞击诊断与修复技术研究。
——以空间碎片减缓设计标准为载体的空间环保工程。做好《空间碎片减缓设计标准》编制与实施、控制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产生空间碎片的设计技术研究、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任务后处置技术研究以及减缓措施技术效果评估研究。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表示,作为世界上主要航天国家,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空间碎片对航天活动的威胁。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将把空间碎片研究三大工程作为航天领域重点工程去抓,并尽快制定、实施二00六至二0二0年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发展纲要。
空间碎片又称太空垃圾,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废弃物,也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国家航天局:中国已研制出空间碎片初级预警系统
中国国家航天局二十四日下午宣布,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中国空间碎片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现已自主研制出空间碎片初级预警系统。
中国国家航天局二十四日专门举行“空间碎片研究工作会”,该局副局长孙来燕在会上宣布了上述信息。他介绍说,作为世界上主要航天国家,中国为保护空间环境、保障航天器在轨安全,于一九九五年六月加入“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并于二000年启动“空间碎片行动计划”,加强对空间碎片观测、减缓和防护的研究工作。
孙来燕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中国空间碎片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除自主研制出空间碎片初级预警系统外,主要研究进展还包括:地基探测手段有了提高,初步建立小空间碎片数据库,掌握航天器发射和在轨运行碰撞预警技术,建立超高速碰撞基本设备,具备计算机仿真能力;解决了中国现有运载火箭上面级的“钝化”问题,制定出GEO卫星任务后离处置技术方案;开展了中国运载火箭末级任务后离轨技术措施研究、近地轨道卫星的空间碎片减缓技术研究和航天器再入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这位官员透露,本次会议在总结中国空间碎片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提出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并专门成立中国空间碎片研究工作协调组。
空间碎片又称太空垃圾,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废弃物,也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航天活动日益频繁,空间碎片与日俱增,对近地空间的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并阻碍了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碎片再入大气层,还会对地面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陨落时,将对环境产生化学和放射性污染,后果尤其严重。一九九三年,美国宇航局、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欧洲空间局等发起成立IADC,以加强各成员机构间交流,共同控制空间碎片的产生,保护空间环境。
新闻背景:空间碎片知多少 潜在危害何其多
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产物,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和卫星本体、火箭的喷射物、在执行航天任务过程中的抛弃物、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碎块等,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中国国家航天局十三日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四十多年来进行的空间发射已经超过四千次,送入空间并曾经被跟踪观测的物体超过两万六千个,大约还有三分之一仍遗留在空间沿轨道飞行。目前可被地面观测设备观测并测定其轨道的空间物体超过九千个,其中只有百分之六是仍在工作的航天器,其余为空间碎片。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碎片与日俱增,滞空时间相当漫长,碎片之间相互碰撞或爆炸又产生新的、体积更小的空间碎片。据估计,直径大于一厘米的空间碎片数量超过十一万个,大于一毫米的空间碎片超过三千五百万个。
航天专家称,空间碎片对航天器和航天任务影响日益严重,特别是加大了载人航天的潜在危害。其危害主要体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极小的空间碎片由于数量多,能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二是稍大的空间碎片会损坏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击坑,对表面器件造成损伤;三是高速撞击的空间碎片会使自身及被撞击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气化为等离子体云,最终会形成航天器故障;四是大的空间碎片高速与航天器碰撞时,将巨大的动能传递给航天器,使航天器的姿态改变,甚至改变航天器的轨道。五是空间碎片的能量足够大时,将穿透航天器表面,打坏置于航天器内部的控制系统或有效载荷;六是空间碎片撞击可以使航天器表面强度降低,甚至出现裂纹,高压容器的舱壁受损,可能会发生爆炸;七是大的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桁架结构时,可能将整个结构打散。八是空间碎片再入大气层时,会对地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陨落时,由于放射性物质的大面积扩散,对环境的化学和放射性污染后果特别严重。
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关注空间碎片研究,近年来在载人航天和卫星应用的推动下,空间碎片研究受到多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一九九三年,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和日本发起成立“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这一国际组织目前已有十一个成员。中国于一九九五年加入IADC,并于二000年将空间碎片基础研究列入国家财政专项。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西安交大科技在线
http://www.xjtust.com)
|
|